2019-05-31 閱讀次數: 1579
1內部原因
影響招聘難的內部原因,指的是與公司、人員等相關的因素。
在做招聘的時候,除去候選人的問題、外界平臺的問題,其實大多原因都得從自身找起。
在招聘時都沒有嚴謹的崗位分析
對任職資格和要求都沒有進行專業的分析,很多都是僅憑著老板或者主管的個人經驗在確定應聘人員。
這樣必然導致了在招聘過程中標準的浮動性和不確定性,這對人才是一種不公平對待的現象,缺乏明確而統一的標準是招聘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企業招聘渠道的狹窄
很多公司面對招聘完全是依賴于網上招聘,網絡上的招聘雖然說可以面向更多更全方位的人才;
但是真正會使用網絡招聘的往往是一些20-35歲左右的求職意愿比較強烈的人,未必能在其中找到高級人才。
招聘HR必須要根據企業招聘對象來選擇招聘的渠道,更不要寄希望于在最短時間內招聘到最合適的人才,只有通過不斷的研究和實踐才能真正發現適應企業的招聘渠道。
企業管理過于集權
有些企業內部管理過于集權,工作流程復雜、周期長,員工開展工作束手束腳,無法施展才華,使真正有想法的員工紛紛失望離開。
人才流失后,企業需要重新補充人員,如此反復招人,反復流失,形成企業招人和用人解不開的惡性循環難題。
企業的雇主口碑不好
有些企業人才流失較大,長期處于招聘狀態,離職人員和面試淘汰人員都可能對企業造成負面影響,有損企業的雇主形象。
長期下去,就導致企業在整個人才市場口碑不好,再招聘人才的時候,人選聽說企業不好的口碑極易放棄,使企業難以吸引合適的人才。
企業的薪酬水平缺乏市場競爭力
有些企業自視品牌較好,在薪酬水平方面從不參與市場調查,也不關心社會經濟發展和通貨膨脹等因素對市場薪酬水平的影響。
多年之后,企業原地不動的薪酬水平與市場脫節,若再依據與市場脫節的薪酬水平去招人,明顯缺乏吸引力。
這樣的企業,要么招不來人,要么招來的不是理想的人。
企業管理層用人不當
有些企業的某些部門員工特別容易流失,這實際上說明該部門領導的管理能力欠缺,在招人的時候看不準,人進來以后管不好,導致部門長期缺人,長期招人,長期難招人,導致企業招聘難。
企業招聘人員不夠專業
企業的招聘部門是企業招人、用人的第一道關口。
如果招聘部門人員專業素質欠缺,在招聘渠道、招聘流程和甄選水平方面就容易出問題,難以為企業招來素質較高的人才。
HR招聘不夠認真不夠專業,就容易導致招來的新員工不能勝任工作。
企業對招聘合作不夠重視
現在市場上能協助企業開展招聘工作的人才網站、中介和獵頭網較多,有些企業在選擇招聘合作伙伴上不夠重視,合作條件比較苛刻,無法吸引條件較好的合作方,或者不受合作方重視,無法調動合作方積極性。
看上去是簽約合作了很多招聘合作伙伴,但真正能發揮作用的很少,使得企業無法有效完成招聘計劃,企業招聘難的問題依然無法解決。
企業信息不全
企業在行業知名度有限,無法跟知名大型企業相比較,較難吸引優秀的人才。
企業官方網頁信息不全,看不出是一個正規、有規模的企業。
2外部原因
其實說完外部原因之外,是不是很多HR都絕望了?公司設定的薪酬、規則等等,我等怎么辦?我也很絕望!
別急,繼續看看外部原因,從外部原因找招聘完善方案!
招聘平臺的缺陷
招聘平臺繁多,某種程度上是在分散簡歷的投送量,同時主流招聘平臺為了推銷自己的衍生產品,是降低了簡歷的準確投放精度。
行業內的專業人才,越來越不通過招聘平臺去尋找機遇,而是通過行業熟人或者獵頭完成跳槽的崗位轉變。
不是招聘時機
雖然說金三銀四、金九銀十是招聘的高峰期,但是不是所有行業都是一樣的。
有些行業是專門聘請培訓出來的人員,培訓的時間規律短而緊密,那些行業的企業就應該跟培訓學校進行合作,而不僅僅是等到金三銀四、金九銀十才進行招聘。
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所有,如有疑問,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