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4 閱讀次數: 2646
2020年以來,東陽市牢固樹立預防優先的工作理念,全力推行工傷預防“四步工作法”,實現“三個增長三個下降”目標:2020年底,全市參加工傷保險人數為19.92萬人,同比增長5.7%;工傷參保單位數增長11%,政策普及率增長12.8%;全市工傷保險基金支出6042萬元,同比減少16.5%,全年享受工傷保險待遇2076人,同比減少15.2%,工傷事故發生率下降3.3%,實現企業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雙贏”。
一是緊盯高危企業,瞄準工傷預防切入點。精準調研工傷高發、職業危害較重和工傷保險基金待遇支出較多企業,確定建筑、紅木家具、機械制造等為東陽工傷預防重點領域,并將其納入工傷預防數據庫。對數據庫內企業,調查工傷案件時除了分析工傷事故原因、排查安全隱患外,要求第一時間制定整改措施,并現場播放事故片開展警示教育強調特殊工種必須執證上崗,通過抓住關鍵少數來帶動工傷預防工作整體開展。
二是精準測算計量,揮好浮動費率指揮棒。在依據行業工傷風險程度確定行業基準費率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浮動費率的激勵和約束作用。東陽市用人單位工傷保險繳費分八個檔次,同時實施工傷浮動費率。工傷保險支繳率低的用人單位,最多可下浮至本行業基準費率的80%;工傷保險支繳率高的用人單位,最高可浮動至本行業基準費率的120%。2021年的工傷浮動費率確定工作已于2021年1月底前全面完成,本次調整涉及全市34120家單位,其中下浮比例企業13673家,保持比例不變企業20069家,上浮比例企業378家,工傷浮動費率對工傷預防作用明顯。
三是量身定做培訓,開辟安全教育新模式。東陽市企業采取“線上+線下”方式開展新職工崗前安全培訓;通過浙里辦APP,東陽人社APP,微信公眾號等渠道開辟專欄,開展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工傷預防能力提升培訓,召開工傷預防推進會、安全生產培訓會;邀請專家、公益培訓志愿團入企授課培訓指導。2020年,全市企業崗前安全培訓3800余人次,舉辦培訓班28期培訓1388人,深入企業工地進行工傷預防宣傳1200余次,編印發放《建筑業工傷預防手冊》《工傷保險知識手冊》《工傷保險條例簡明問答材料》等1.6萬余冊。
四是加強監督檢查 建立工傷預防常態化機制。聯合安監、消防等部門深化安全生產大檢查,對事故高發行業進行安全生產巡查,開展安全生產合理化建議獎勵制度和“安全隱患隨手拍”活動;將工傷預防責任落實到鄉鎮街道,與重點企業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設立“智慧安全監管平臺”、應急共同體,安防體驗館,采用“移動安監通”,建立“紅黑榜”,實現全過程信息化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