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mark id="hh51f"></mark></ruby>

      <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ruby>
          <del id="hh51f"></del>

          <pre id="hh51f"></pre>

                    <pre id="hh51f"><mark id="hh51f"><thead id="hh51f"></thead></mark></pre>

                      HR:職場沒有“后悔藥”可吃

                      2021-10-14 閱讀次數: 1070

                      隨著90后、95后的年輕人涌入用工市場,越來越多的“秒辭”、“怒辭”情況屢見不鮮。而根據2019年《中國青年報》公布的一項對2001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83.0%的受訪者坦言身邊存在“秒辭”的年輕人。

                      事實上,在這些“秒辭”現象的背后,透露的正是當下年輕人對工作態度的轉變。本期勞權關注焦點正是對這些“秒辭”年輕人的提醒與保護。不可否認,新生代年輕人由于成長環境和觀念的變化,確實對現有的職場文化表現出不一樣的接納度。當他們“秒辭”、“怒辭”,而后又撤回辭職信時,迎來的卻是用人單位的一句:“對不起,辭職已生效,請您按時交接工作。”

                      對于那些“秒辭”、“怒辭”的勞動者,我相信他們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一定有著這樣或那樣的不如意,但職場畢竟不是學校,不是家庭,不是他單獨存在的空間,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從大局出發謀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對年輕人來說是踏入職場的第一堂課。

                      在職場環境中,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都有著解除勞動關系的雙向選擇權:勞動者能夠自由地辭職,企業也有辭退勞動者的權利。

                      但當辭職行為發生時,用人單位應當學會如何謹慎地對待這些辭職報告,梳理辭職原因;而當勞動者辭職態度堅決時,完善而流暢的離職流程、體面的最后一句道別,又將成為用人單位送給年輕勞動者的一份最成熟的“職場禮包”。

                      畢竟,對于用人單位來說,如何保護好自己的員工,這是一道永不結業的“必修課”。而勞動者也應當謹慎對待自己在職場上的行為,畢竟職場從來都沒有“后悔藥”可吃。

                        <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mark id="hh51f"></mark></ruby>

                          <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ruby>
                              <del id="hh51f"></del>

                              <pre id="hh51f"></pre>

                                        <pre id="hh51f"><mark id="hh51f"><thead id="hh51f"></thead></mark></pre>

                                          婷婷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