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8 閱讀次數: 1436
如果你在寫字樓辦公,這些公司都有一定的檔次,要么是服務業,要么是公司管理機構。一部分公司是后起之秀,經營年限不長,當然很少有四五十歲以上的員工。一部分公司已經營了多年,許多老員工因為素質能力和業績等原因被逐漸地淘汰了,只剩下40歲以下的員工,少部分員工成了精英和管理者。
還有一部分公司,比如國有企業或者是個別有野路子的民營企業,在大多數公司紛紛倒閉退出的背景下,迅速擴張,在這個過程中,招收的人自然是以年輕人為主。
那些年紀大一些的員工哪里去了呢?
被淘汰的人,退休太早,工作顯老,一般是有這幾個出路:自我創業去了,或者是改行到制造業工廠打工去了,或者是流入比較差的單位,或者是干脆回到家里等著退休。這后一種人是最慘的,需要自己找錢養活自己,還要自己繳納社保醫保。
如果你走出寫字樓,到社辦企業,街道企業,到公交行業,你就會發現那里的四五十歲以上的員工占有相當大的比例,除了制造業之外,你會發現公交車司機、出租車司機,是否有一半以上的人在40歲以上?在那些被某些領導人認為是低端的產業里,比如清潔工人、綠化大隊,是不是大多數人是在40歲以上?
了解這種現象,從中探討原因,可以有助于我們年輕人正確地對待自己、對待工作、對待人生,成為精英和管理者,才不會重走那些前輩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