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2 閱讀次數: 1585
公司成立一年半,創業青年張雄偉無奈地看著技術崗員工“來來去去”。“去年招聘的技術員,今年基本都流失了”。不過,撐過了最艱難的“技術和生產都不穩定”的創業第一年,他對今年的招聘市場滿懷期待。
一年一度的春招季正在如火如荼進行。教育部數據顯示,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從今年開始,大批00后將涌入職場。在數字化和新冠肺炎疫情的雙重作用下,眾多行業的生態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飛速發展中的小微企業,招聘需求也重返熱潮。
一邊是求賢若渴的企業,一邊是尋尋覓覓的職場“新生代”,他們該如何“雙向奔赴”?
“為了招攬年輕人,我當起了服務員”
山東省是草莓種植大省,但草莓在無性繁殖過程中會積累病毒,導致品種逐步退化。張雄偉做的就是先利用草莓匍匐莖莖尖離體培養技術獲取無病毒草莓原種初代瓶苗,再通過組織培養技術進行“無毒”種苗的生產。2020年7月,他創辦上海禾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借助山東省濟寧市人社局的招商引資項目,在“草莓小鎮”大流店村的雙創中心設立山東禾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起了企業第一個實驗室,并打造了一套國內領先的線上數字化組織培養生產管理系統。
從公司成立之初僅有一名技術人員,到現在通過引進科技特派員、與高校合作等方式,公司的人員擴充到了15名。但因為人員流動大,“缺人”一直是公司面臨的一大“難關”。“很多年輕人不會把創業公司作為工作首選,即使加入也是為了過渡,考研或考公成功‘上岸’后就會離職,這樣的選擇也完全可以理解”。
這兩年,他當起了公司的“保姆”,一有時間就在招聘平臺上為前來咨詢的年輕人答疑解惑。“只要你愿意學,能耐得住性子,專業肯定不是限制,不會的知識公司都可以教你”。他發現,年輕人對于吃住問題往往比薪資更加關注,為此,公司提供員工食宿,每月薪資4000元左右在當地也屬高薪待遇,在面試時,他還會特意講解產業前景和市場規模。
不斷有95后、00后進入公司,他笑稱,“代溝是肯定有的”,但更希望為他們創造自由交流的工作環境,希望他們和公司一起成長,“工作中給予足夠空間,即便有不同觀點,也可以隨時提出,我們一起用實驗結果說話”。
許多小微企業強烈感受到,吸引和留住年輕人才已成為新挑戰。前程無憂首席人力資源專家馮麗娟說,新冠肺炎疫情帶來個人的價值平衡尺度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讀研國考是為了避險,甚至延遲就業壓力,去不太遠的地方工作也成為大學生們的一個普遍心態”。在她看來,多數畢業生家長則更關注“工作的安全安穩”而非“發展機會和職業成就”。
“在招聘平臺和數百位求職者聊,我當了一年的服務生。”年底,浙江材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李軍配在朋友圈這樣發文調侃自己。在和年輕求職者的交流中,他也感受到,創業公司能提供的薪資待遇有限,很多畢業生想先去大公司鍛煉;公司所在地紹興距離杭州、寧波很近,畢業生自然流向大城市就業等,都是他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
兩年前,企業家雷軍曾在個人微博發文談到,企業家和創業者在抱怨找不到人,出現這樣的問題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沒有足夠的決心,也沒有用足夠的時間,找人不是“三顧茅廬”,找人要“三十次顧茅廬”。李軍配一直記得這段話:“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根本,面對人才競爭,創業公司也要主動出擊,把姿態放低,多和求職者聊聊,也多給自己找一些機會。”
CEO的“必修課”:為95后、00后打造創新舞臺
入職北京一家研發無人駕駛技術的創業公司一年,95后男生王田(化名)坦言,“選擇先進入創業公司而不是先入職互聯網大廠,因為團隊人少,有經驗的工程師會更加注重對自己的培養,如果今后想跳槽,這些都是我積累的實踐資本;如果公司上市,我也算是‘元老’了。”
在西安的一家高科技公司工作的95后女生李琳說:“能夠獨自嘗試產品銷售,未來還有機會組建自己的團隊,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北京大學日前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2021年,在已確定工作單位的畢業生中有73.8%的人去了企業,民營企業占比最大,吸納了35.2%的畢業生,國有企業排在第二位,為25.0%,三資企業占比為6.6%。中小微企業已經成為畢業生就業的主陣地。
在求職者眼中,發力新賽道的創業公司似乎并不能讓他們徹底放心地投出簡歷。前幾天,一個求職者在面試時向李軍配發出疑問:“從公司戰略規劃看,我應聘的崗位和部門會不會在未來幾年被‘優化’掉?”李軍配很能理解年輕人對新平臺的擔憂,這切實關乎著他們的職業發展,“也有求職者擔心公司會不會哪天就倒閉了”。
他認為,給公司年輕人一顆“定心丸”,讓年輕人的成長融入公司發展,如今也是創業公司CEO的“必修課”。95后、00后作為互聯網原住民,成長過程中伴隨了大量的信息技術掌握和運用,有個性、有思想、愛自由,是這一代人的獨特標簽。“招聘很重要,培養新員工和營造良好的員工關系也同樣重要”。
創業10余年,91科技集團董事長許澤瑋認為,95后、00后對于職業選擇,在工資待遇以外,更看重是否喜歡這份工作和能否在工作中得到自我實現,職場舞臺成為他們的擇業標準之一。“時間往前推10年,企業剛起步時強調的是和員工共同努力,但現在我們更希望為年輕同事打造施展才華的舞臺,創新工作方式,提供更多創新性崗位。”
讓許澤瑋覺得有意思的是,在前幾天的面試過程中,一名00后男生落落大方地講述了自己在大學期間的創業經歷,“我認為這是他在用創業經驗證明自己的工作能力,傳遞自信。00后更愿意展示自我,這是時代的必然”。
李軍配會找時間和新員工一對一交流,“聊我們公司是做什么的,未來的前景怎樣,告訴他們未來甚至會有一部分期權等,讓他們對公司發展有所期待”。公司為年輕員工特別推出了彈性工作制,還設立了無限供應的咖啡零食區。
“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看到行業前景”,他說,去年得到新一輪融資,一線機構進入行業賽道等,這些讓年輕員工覺得“我們做的事情越來越靠譜了”。“現在招聘的助理工程師崗位的應屆畢業生基本都是95后,也有00后,要把公司規劃發展交給他們”。
“人才永遠是頭等大事,員工和團隊是公司的寶貴財富”。在許澤瑋看來,不同的創業階段有不同的人才需求,“如果公司剛剛創立,考慮到生存發展,就要招聘一些愿意跟著干活的人;當公司有了一定的經濟、品牌基礎后,就需要能夠帶來創新和突破的年輕人了。”
在他看來,每個時代環境都和經濟社會變化有關,“為什么這兩年考公務員、考研的年輕人又變多了?確實是因為求職者的求穩心態,這是人之常情。但公司該怎樣應對變化謀求發展,吸引年輕人并讓他們留下來,就是CEO要去解決的問題了。”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發布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服務指南》提出,小微企業(含社會組織)招用離校兩年內的未就業畢業生,可申請享受社會保險補貼;企業招用登記失業半年以上的高校畢業生,可予以定額依次扣減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和企業所得稅優惠;小微企業當年新招用高校畢業生等符合條件人員人數達到一定比例的,可申請最高不超過3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由財政給予貼息。
創業企業與00后“雙向奔赴”,或將擦出更多“愛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