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8 閱讀次數: 1034
“今年有哪些面向應屆高校畢業生的政策性就業崗位?”“我今年大學畢業打算自主創業,想咨詢一下,大學生自主創業有沒有補貼,如何申請?”“我是大三學生,我聽說畢業前可以申請求職創業補貼,想咨詢一下有哪些要求?”每年7月至9月,撥打寧夏12333咨詢服務熱線咨詢就業創業政策的大學生很多,“三支一扶”如何申報?到事業單位實習、青年就業見習的收入是多少?就業遇到困難有哪些支持政策?創業貸款如何申請等成為咨詢熱點。
就業是民生之本,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是當前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寧夏持續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搭建平臺、挖掘崗位,頻頻釋放有關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諸多利好信號,這些政策“加油包”,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保駕護航。
近日,記者梳理本報讀者來信留言,就靈活就業社保補貼、創業補貼、基層就業補貼、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等熱點話題,采訪寧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寧夏12333咨詢服務熱線相關負責人,對畢業生關心的就業創業政策進行解讀。
暖心政策 支持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
“我見習期滿6個月以上,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繳納社保,有補貼政策嗎?”“你可向當地就業部門提供以靈活就業身份繳納社保的相關票據原件, 經審核后可享受實際繳納社保費的三分之二的補貼。”近日,在靈武市一企業參加青年就業見習的小王撥打寧夏12333 咨詢服務熱線了解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社保補貼政策,工作人員為她詳細解答。
為全力以赴促進高校畢業生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創業,自治區根據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和實際需要,出臺多項支持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補貼政策,“真金白銀”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記者了解到,在求職就業方面,對在畢業年度內有就業創業意愿并積極求職創業的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區內高校、中等職業學校、技工院校、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的畢業生,每人給予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2000元;對離校兩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并以靈活就業身份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可享受實際繳費的三分之二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期最長不超過兩年。
在自主創業方面,在校大學生或畢業兩年內的高校畢業生,首次創辦小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帶動就業的,連續正常經營3個月以上的,在登記注冊后半年內可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資金3000元,對在固原市等脫貧縣區創業的,補貼上浮30%;自登記注冊之日起連續正常經營1年的,可給予1萬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資金;對畢業5年內在自治區創業的大學生,可提供最高3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累計次數不超過3次。今年6月起,對畢業2年內的高校畢業生首次創辦小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帶動就業的,連續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的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資金5000元,1年以上的給予補貼資金12000元。
高校畢業生邢一凡2021年4月開始創業,今年8月,他申請到了政府提供的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以來,一筆筆創業貸款和補貼給我們小微企業不斷‘輸血’,有了政策支持,我們的企業一定會走得更遠。”邢一凡說,政府的各種創業激勵政策,提振了他們這些創業者的信心。
高校畢業生丁陽享受到20萬元的創業擔保貼息貸款,成立寧夏畫闌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入住平羅縣大學生創業孵化園,開始自主創業。“有創業貸款政策扶持,我創業的勁頭更足了。”丁陽說。
“高校畢業生是國家的寶貴財富,我們必須落實、落細各項政策措施,全力以赴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確保就業局勢總體穩定。”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說,針對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的多重壓力,自治區通過為高校畢業生發放靈活就業社保補貼、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培訓補貼等各種政策性補貼,提供就業創業指導等,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對全區中小微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招用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專科(高職)以上畢業年度(應屆生)畢業生,并簽訂6個月以上勞動合同,按照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給予企業繳納部分社會保險補貼。
拓展崗位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干事創業
到基層發展,在一線廣闊天地實現人生抱負,成為不少高校畢業生的期盼,也是當下愈來愈多學子的就業選擇。
“每年到高校畢業生就業關鍵期,很多高校畢業生都會咨詢青年就業見習、到事業單位實習、‘三支一扶’招募等政策。”寧夏人社12333咨詢服務熱線相關工作人員說。
據介紹,青年就業見習政策要求,見習對象為具有寧夏戶籍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或具有寧夏戶籍16歲至24歲失業青年。
馬曉娟如今是永寧縣閩寧鎮衛生院的一名正式職工。“2017年,‘三支一扶’項目結束后,由于工作表現不錯,我被衛生院留下來了。”2015年,剛畢業的馬曉娟面對未來非常迷茫。“找不到好的崗位,不知道未來怎么規劃,我就報考了‘三支一扶’,考上后被安排到閩寧鎮衛生院工作。兩年‘三支一扶’的經歷,對我的幫助很大。”馬曉娟說。
“今年是自治區‘三支一扶’計劃招募人員最多的一年,比去年增加了1100名,這充分體現了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高度重視。”自治區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自治區通過招募考試選派了4100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支教、支農、支醫和幫扶鄉村振興服務,服務期間按照相關標準給予生活補貼、繳納五項社會保險,并給予新招募且在崗服務期滿6個月以上的“三支一扶”人員一次性安家費補貼3000元。對以往招募服務期滿的“三支一扶”人員,各級人社部門積極推進落實公務員、事業單位專項招考等優惠政策,開發更多適合高素質青年的市場化社會化就業崗位,通過直播帶崗、專場招聘,入園入企“面對面”考察對接、鼓勵自主創業、靈活就業等多種途徑和方法,為服務期滿人員爭取更多發展機會,幫助他們快就業、多就業。
今年6月27日,自治區正式啟動2022年高校畢業生到機關事業單位實習工作。鼓勵離校2年內未就業的寧夏各普通高等院校、高職院校、技師學院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以及區內外寧夏籍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不限專業到機關事業單位實習,實習期為1年。組織具有寧夏戶籍的離校2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16歲至24歲失業青年到企業就業見習,見習期為3至12個月。實習見習期間,基本生活補貼參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一類區每人每月1950元、二類區每人每月1840元、三類區每人每月1750元,并為其購買商業意外傷害保險。
“今年,全區開發高校畢業生到機關事業單位實習、青年就業見習崗位1萬余個。”自治區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說,對通過市場渠道確實難以就業的困難高校畢業生,可通過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
貼心服務護航高校畢業生邁向新征程
近年來,隨著高校畢業生總量持續擴大,高校畢業生就業總量壓力與結構性矛盾并存。自治區各地人社部門多措并舉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創業服務,幫助高校畢業生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
“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處于攻堅期。我們進一步落實和完善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支持政策,不斷加強公共就業服務,通過就業崗位征集推送、持續開展招聘服務、不斷提升服務質量,更好滿足高校畢業生多層次、全方位、精準化服務需求。”自治區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全面推進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創業,自治區以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為抓手,從拓寬就業渠道、做好兜底保障、提升職業技能和提供社會服務等方面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不斷釋放的政策紅利,保障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
自治區將“2022年金秋招聘月寧夏工業園區專場招聘會”活動由線下招聘會轉為線上直播帶崗,各地人社部門積極向屬地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等用人單位廣泛征集崗位信息,接續舉辦金秋招聘月、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等網絡招聘或直播帶崗等線上招聘活動。9月21日,吳忠市舉辦“2022年高校畢生分領域分區域線上及直播帶崗”聯動網絡招聘會,參加企業數73家,提供就業崗位649個;固原市舉辦線上招聘會7場,43家參會企業提供就業崗位1687個,直播帶崗9場,103家提供就業崗位2416個。
自治區將家庭困難、就業困難及殘疾畢業生等納入就業幫扶重點群體,各級人社部門通過電話告知、短信通知、網站推送等形式開展就業援助活動,依托各級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系統,為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提供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和政策咨詢等基本公共就業服務。對有就業意愿的畢業生提供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職業培訓機會、1次就業見習機會等就業服務,對認定為就業困難人員的,及時提供就業援助,有效緩解了畢業生就業壓力。創新服務引導,持續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定期推送就業指導服務及就業崗位信息,引導高校畢業生快就業穩就業。
“寧夏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工作,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強化不斷線就業服務、加強青年就業幫扶、支持青年自主創業,充分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情活力,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保駕護航。”自治區人社廳相關負責人建議,高校畢業生應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就業觀和擇業觀,綜合考慮自身條件和社會需求,充分用足用好政策和資源支持,積極就業、大膽創業,讓青春在奮斗中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