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3 閱讀次數: 820

志愿者上門為老年人講解防詐騙知識。李忠橋攝
本報訊(特約記者李忠橋通訊員黃改蓮)今年以來,羅平縣民政局組織志愿者不定期開展關愛老人志愿服務活動。志愿者們的身影繪就了一幅幅美麗的“夕陽紅”畫卷。
“凡是遇到要說出自己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時,就要提高警惕,如有疑問及時聯系公安機關核實。不要貪圖便宜,要牢記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要打消‘吃小虧賺大便宜’的念頭。”在羅雄街道西關社區,志愿者為老年人講解養老服務領域防詐騙的特點、遇到詐騙應采取的補救措施、報案渠道以及舉報方式等內容,增強老年群體對詐騙的防范意識,提高識騙防騙能力,守護好老年人的“錢袋子”。“你們先打開手機頁面上的設置,有一個像小扇子一樣的符號,點開后就可以添加社區的無線網絡。再打開微信,點擊右上方的掃一掃按鈕,請大家跟著我一起操作……”在臘山街道新村社區,志愿者以“面對面”“手把手”的形式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學會網上辦事,有效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老人是社會和家庭的財富,也是一個需要關心關愛的群體,特別是貧困、孤殘、空巢老人,只要有困難,我們都會盡力為他們排憂解難,讓老人們有獲得感、幸福感。”羅平縣民政局局長毛莉表示。據悉,該縣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構建以居家為基礎、村(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創建羅平特色的新型養老模式。通過開展創建“敬老文明號”等活動,不斷滿足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構建養老、孝老、敬老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