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7 閱讀次數: 881
就業扶貧是脫貧攻堅工作中的重要環節。今年以來,江西省南昌市人社局以“三年脫貧、兩年鞏固”為目標,多措并舉全面助力脫貧攻堅。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12021名本地戶籍農村貧困勞動力中,2472人實現就業,1674人靈活就業,125人自主創業,127人其他形式就業。
舉辦專場招聘活動 定期送崗下鄉
針對偏遠農村貧困勞動力市場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南昌市人社局指導各縣區推進城鄉就業信息網絡一體化平臺建設,在人員密集區設立招聘信息顯示屏,由村級勞動協管員負責信息管理,使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足不出村便可獲得崗位信息。
“從2017年起,我區在全市運用‘互聯網+’技術,將傳統的‘一網五點’工作方式優化為區、鎮、村三級聯動的信息化就業服務新模式,形成三級就業網絡覆蓋。”南昌市新建區就業局局長萬先貴介紹,三級聯動就業平臺有力推動了當地貧困勞動力就業。截至7月中旬,該區新增就業3287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336人,轉移就業農村勞動力6128人。
此外,南昌市各縣區人社局還組織園區企業到鄉鎮、行政村開展送崗下鄉招聘活動,多渠道幫助貧困人員就業。據悉,今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各縣區在全市開展了以“促進轉移就業,支持返鄉創業,助力增收脫貧”為主題的“2018年春風行動”系列招聘活動,幫助農村貧困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活動期間,該市舉辦招聘會154場,提供崗位信息14.45萬條,參加招聘活動人數達9.98萬人,實現就業1.77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000人。4月16日至22日,該市開展了以“精準服務促就業,匯聚人才助發展”為主題的2018年民營企業招聘周活動,幫助1532名求職者與用工單位達成就業意向,20名就業困難人員、7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
建設就業扶貧車間 開發扶貧專崗
“我家有3個孩子,都在外地上大學,生活負擔很重。隨著年齡增長,我在農村找工作越來越困難。正當我一籌莫展時,新建區人社局給我在家附近的就業扶貧車間安排了一份工作,一天下來能賺到200多元的工資,日子越過越有奔頭了。”南昌市新建區溪霞鎮赤海村村民李某科說。
為解決農村勞動力不能外出就業的問題,今年以來,南昌市各縣區人社局進一步加大就業扶貧車間建設力度,支持和引導企業吸納貧困人員就業,讓不能外出就業的貧困勞動力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截至今年7月底,南昌市共建立就業扶貧車間71個,其中在貧困村建立的扶貧車間26個,吸納就業2483人、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309人。該市還面向年齡偏大、勞動能力較差的貧困勞動力,大力開發保潔、保綠、公路養護等就業扶貧專崗,并按規定給予在就業扶貧專崗工作的農村貧困勞動力每人每月500元的補貼,為期3年。
強化職業技能培訓 積極引導就業
47歲的宴大姐在南昌市青云譜區徐家坊藍天郡小區一市民家里“上班”。做月嫂的她能熟練地給嬰兒喂奶、換尿布、洗澡……
宴大姐是南昌市南昌縣人。1999年她失業了,這對原本家庭條件較差的她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為了給家里減輕負擔,宴大姐四處找工作,但屢次碰壁。“因為沒有一技之長,每次找工作都不太順利。”宴大姐說。今年初,一個偶然的機會,她了解到南昌市巾幗家庭服務有限公司舉辦月嫂免費培訓班,便立刻報名參加。在月嫂初級培訓班中,她系統學習了孕產婦護理、嬰幼兒護理等知識。今年5月,宴大姐又參加了月嫂中級培訓班,并順利通過考試,拿到“中級月嫂”證書。由于技術過硬又踏實肯干,宴大姐成了雇主們爭搶的對象,薪水也增加不少。
為切實提升老百姓“找飯碗”的能力,今年以來,南昌市各縣區就業局積極開展農村貧困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培訓結束后,就業局還為學員提供就業援助,確保學員通過就業實現脫貧。
此外,為加快全市就業扶貧攻堅步伐,南昌市人社局計劃組織實施產業就業、轉移就業、扶貧工作站等八大工程,打造南昌市就業扶貧新品牌,帶動更多貧困勞動力就業增收。(鄒佳伶)
----文章來源:中國就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