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8 閱讀次數: 2110
第一:采取不同的面試方式
對于應屆生,因為經驗基本空白,在簡歷上的信息較少,所以應屆生可以先從自我介紹開始,再了解對方在學校的經歷和社團經驗、未來的發展規劃等。
一般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大多比較熱情積極,引導打開話題不難。
而對于有社會經驗的求職者一開始可拉拉家常,緩和一下氣氛。
例如可詢問一些家庭成員職業、居住地方等問題,側面了解求職者的家庭狀況和經濟狀況;
或者交流一些興趣愛好,活躍人才的積極性的同時,可以更全面了解該求職者的性格和愛好。
第二:引導好面試的方向
面試官一定要淡定,提前準備好問題,思路條理清晰。
特別是要把握面試節奏,讓求職者圍繞著你的問題走,不要被求職者帶著跑,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快更全面了解求職者。
第三:多問開放式問題
盡量少問一些選擇性的問題,因為這樣會限制了求職者回答,比較封閉。
可多問開放式的問題,讓求職者的回答更具多樣性,從而可以從側面看出該求職者的性格和能力。
第四:理解應聘者的感受
可多聊以往工作情況,觀察求職者的表情及回答的內容,判別是否存在水份。
當察覺到求職者有所隱瞞或者顧忌的時候,面試官可以適當代入對方角色,以過來人的身份感性地安慰和指導求職者,呈現出感同身受的理解,這樣可以引導對方更真實地表達。
第五:針對細節部分進行提問
面試官眼睛要鋒利,老練的面試官能在簡歷的大致情況中判別出細節有價值信息的地方,挑出來進行針對性提問。
比如不少求職者說自己的強項是學習能力強,然而當具體問到他們最近讀了什么書,聽了什么課程時,卻支支吾吾說不出來。
因此如求職者回答問題不夠清晰具體,面試官可繼續追問,從而獲取有效信息。
第六:了解離職的原因
當面試有工作經驗的求職者時,了解他們離職的原因很重要。盡量選擇那些了解面試公司,而且對自身有著清晰職業規劃的候選人。
相反,假如應聘者把原公司說得一無是處,或對面試的公司一無所知,這種人應當慎重選擇。
如何在面試中識別應聘者的謊言?
1, 詢問工作經歷時表達含糊。
面試官在針對工作經歷中的細節進行深入提問時,如果應聘者未能針對提問及時給出肯定的答復,而是閃爍其詞,那么很有可能他的工作經歷存在問題。
2、回答前后不一致。
在面試時問應聘者幾個看似毫不相干,實際相互佐證的問題,可以試探出對方是否在撒謊。
譬如:詢問應聘者的興趣愛好、過往的出勤情況以及他對孝順的看法等,假如對方一方面說自己工作多么勤奮,幾乎沒有請過假,而且節假日也在加班。
但另一面卻說自己非常孝敬老人,經常會回家看望父母,以及自己極為熱愛旅游探險等類似存在時間沖突,值得懷疑的答案時,應聘者的誠信問題是值得商榷的。
3、肢體語言不夠自然。
一個人在不經意間所做的小動作,往往能體現他的內心想法。
要是候選人在面試時經常出現一些不自然的動作,例如摸脖子或者耳朵,時不時撓頭皮,說話時刻意避免有目光的接觸,這些都有可能是撒謊的信號。
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所有,如有疑問,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