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8 閱讀次數: 2064
近幾年來,全國各地出現了“用工荒”的局面,這給公司的經營帶來了嚴重的考驗。
為了解決公司人才的需要,企業不得不改變銷售人員一貫的低底薪+提成的做法,開始提高固定工資的比例。
那么,業務崗到底采用哪種薪酬方式更好呢?如何解決低底薪招聘到優秀、合適的銷售人才?
當然,低底薪招聘優秀銷售人員一定是有難度的!因此作為招聘人員,就要思考以下這些問題。
一、公司能為應聘者提供什么?
對于一個優秀的銷售(目標群體)來說,筆者想,除了關心底薪之外,他也許還會關心:
所銷售的產品是否有優勢;
所做行業是否有前景;
公司市場份額;
提成怎么計算和發放;
公司軟文化和其他方面等等。
如果公司以上的條件都沒優勢,薪資還這么低的話,老板應該好好思考。
二、面試時怎么和應聘者溝通?
溝通的時候切記"不要刻意回避你們底薪低的事實",你越是回避,越讓別人感覺到你們的不自信。所以談到這一塊的時候,不妨自然一點主動提起。
例如:關于薪資這一塊,我們會分幾個模塊,最基本的還是底薪+提成的這個模式,底薪方面我們在行業內是普通水平。
但是作為銷售你也明白,如果一個銷售如果指望底薪來養活自己的話就為了激勵銷售成績,我們這邊在提成方面的制度是怎樣怎樣的。
需要注意的是:
絕對不要忽悠應聘者,不能隨便畫餅。
你可以合理的展示你們的優勢給應聘者看,但是不要去夸大,很多人相信HR代表企業的第一印象,誠實的你也許會給企業加上不少的分,哪怕他沒有入職你們公司。
只有低底薪,是不會有優秀人才,就算來了也很快走掉,必然的。用福利來吸引人是知名公司的特權,因為有信用在那。
所以一開始你就要知道,“合適”的招聘對象是什么樣的,然后接受,然后盡力優化,在里面挑出相對更適合公司的。
很多面試者看底薪,但是并不是太懂底薪。底薪低,你要知道自己底薪低的原因。
有的企業底薪比較低,是因為加班多,其他的績效獎比較多,綜合工資還是可以的。
像這樣的企業可以做的就是把綜合工資凸顯出來,或者改變工資架構,調高底薪,換湯不換藥。
三、招到人后,還要做以下的工作。
1、確定薪酬和高提成的標準和方案(千萬不要含糊,不然員工進來之后跟就應聘時說的不一樣,那會有很大問題)。
2、根據行業性質,收集上一年度和本年度的各崗位平均薪資范圍,根據不同的資歷(學歷、項目經驗等)制定階梯式的底薪漲幅標準。
3、當業務人員創造出價值,應該給員工更多的獎勵項目,如月度排名獎、季度優秀員工獎勵,項目合伙人收益、股份分紅等等。
4、公司還可以通過招有銷售潛質、經驗不足的人進行培養。
特別提醒 ,當業務員成長了,要及時匹配相應的待遇,避免造成人員流失。
做好團隊建設,定期組織老員工培訓,除了薪資之外,個人職業有沒有發展,工作時是否順心,團隊是否走心也是決定去留的影響因素。
5、面對市場薪資高于崗位實際可支配薪資的情況,任何企業都是想低成本高產出。
所以,可以通過公司的其他軟性福利來彌補薪資的不足。
比如,企業的歸屬感,崗位的發展空間,薪資外的其他人性化管理制度或一些補貼:餐費、話費、交通費用的補貼等。
當然,如果公司不具備較好的軟性福利。那么,就要求公司的HR及部門經理多做一些合理的引導和人文關懷,讓員工感受團隊的溫暖。
四、選擇性價比較高的人員做補充。
任何市場薪資都不是所有企業可以滿足的,但往往招聘的人員也并非真的就是市場薪資入職。
所以,在渠道和人員選擇上,我們可以更加用心。
選擇一些人員的需求恰巧公司可以實現的,這樣可以作為引導,讓員工覺得在這個企業可以實現自己的愿景,同時開發性價比高的招聘渠道。
所以,要有效的評估員工的求職動機是否是企業可以滿足的。這樣的話,可以通過其他手段來引導求職者先進入企業,在后續的工作表現中,加以重用和激勵。
五、分析人員的需求側重面。
每個人的需求的側重面是不同的,有的人是物質上的,有的人是精神層面上的。
所以在選人,用人方面,我們可以借助精神需求高于物質需求的人員。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做更多主動性的引導。
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所有,如有疑問,聯系刪除)